11/26/2019

当成都的宽窄巷子遇见上海的老弄堂......


之于成都的老建筑群,你一定知道如因成为景点而大热的宽窄巷子和崇德里;

之于上海,一路走过思南路、愚园路、新华路,你一定会感受到老上海的味道;

这些老建筑,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之间显得那么破败颓废,热情的城市生活不断涌现,让它们看来是那么像是 “剩余空间”,他们的身份在“网红快闪店”和“自职工作坊”之间快速切换,甚至连它们自己都开始有些许迷茫,剩余空间应该如何被合理利用,从而成为场景多变的“斜杠空间”?

答案就在11月24日下午的成都德必川报易园。

640-3

而那个给出答案的人就是得当设计创始合伙人王俊锋先生。受“一筑一事”邀请,他在德必川做了《失落的城市——城市剩余空间的探寻与改造》的分享活动。创立于2014年的“一筑一事”,作为一家基于“内容”与“社群”的新媒体及研究型创意机构,长期在探访中“观察”城市中的各种建筑,“传播”建筑的故事,将一个个建筑与一个个故事积累起来,洞见这个物理世界的精神。

在分享会上,王俊锋介绍了上海城市建筑发展现状,目前上海的城市开发已经从增量时代进入到存量改造时代,无论是政府还是市民都意识到对老建筑进行保护更新的重要性,也在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实施。作为一名建筑师,他和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如何将闲置的空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,通过这些空间去产生更多有意思的内容,让这些空间释放出更好的价值,在现场,他还分享了上海一些经典成功老房改造项目,如“岐山栖”、桃江路咖啡馆、张爱玲故居等。


640-6

关于“斜杠空间”,他谈到:“斜杠代表着这种空间的多义性,代表着这种接口的丰富性。但是归根结底,斜杠代表的是一种空间生产、一种态度,让我们真正从行为出发,从需求出发,去利用一些现有的空间资源,做一些非常有目的性、非常主动的空间生产,这个可能才是斜杠所代表的一种态度。”

城市的各种空间在不断的被碎片化,建筑师应该像产品经理那样,通过技术和能力去整合这些碎片化的资源。王俊锋表示,“如果空间是我们的产品,那么其实最后就是建筑师从用户了解真实的需求,然后对空间进行产品测试,不断的获取用户的反馈,只有这样建筑师创造的空间才会越来越以人为本,真正为用户服务。”

640-5

在论坛上,不少观众与王俊锋互动热烈,得当设计的愿景 “通过对于这些空间赋能,为城市赋能,最后为生活和社会赋能”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与赞赏。

© 2019  DEDANG  DESIGN  PC